志愿“邮”我 ,“疫”路前行|人文学院疫情防控在行动(五)现代翻译教研中心党支部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2-05-22    浏览次数:

现代翻译教研中心一直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中心的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有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和课程思政教改实践。支部书记兼中心主任张钫炜号召老师们用活生生的现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清楚、讲透彻,结合疫情防控的现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让思想引领更有力度,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让立德树人更有深度。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刘佳老师在《英语新闻阅读》课上每周请学生做时事新闻播报,学生们分享了各地团结一心抗疫的温暖时刻。

许可老师在听说课上《Health》这个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观看关于新冠防控的纪录片,并要求学生在教学云平台留言板上写反馈。学生表示看完纪录片后很感动,更新了自己对新冠病理学知识,并且对我国动态清零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她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了同学们的反思,并对纪录片的内容做了升华性讲解,呼吁同学们理解我国的防疫政策。

二、爱与感恩教育

赵欣老师在《综合英语·听说》课程的“艺术”单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精神;自我管理;中国方案等思政元素。通过向学生提问“在家里的时光中,能否用艺术的眼光创造更多美好?”引导学生关注并感恩平凡的美好事物。用最近新闻中上海的“葱”摄影展作为导入案例,带领学生赏析几幅典型的摄影作品,进行点评并挖掘背后的中国艺术范式和精神底蕴。接着,带领学生分组选出疫情中他们想要感谢的一个不起眼的物品,并进行基于该物品的艺术创作的讨论和提案。经过与艺术疗法主题相关的听说练习后,最后,通过分享几个疫情中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诸如小学生献给大白妈妈的画报、大白提满物资的背影等作品对于疫情防控和凝聚信心的作用,鼓励他们记录有温度的事实,并提问如果他们将要参加一个国际线上插画展来体现我国的抗疫精神,他们会选取哪些元素。分享近期线上国际艺术画展中各国艺术家的作品,经过对比和比较,让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中国插画家的作品如何反映出中国抗疫的政策和关怀特色,以及这些方面的优势。

王保令等多位老师也特别注意关心学生上网课期间的心理卫生,提醒同学们给自己缓冲的余地,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健身,跑步,养花,养宠物,烘焙都可以,把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

三、科技战疫

张钫炜老师在组织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科技读译与科技传播》备课中,与课程组一起探讨结合北邮的信息科技特长,充分搜索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在抗疫当中的作用,比如传感器、机器视觉、路径规划、无人道路自动驾驶、数据挖掘等等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用英语讲好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创新故事。进而鼓励同学们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聚焦专业领域、潜心科研攻关、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四、战“疫”志愿者,把担当扛在肩上

张钫炜老师作为支部书记,更是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北京当前紧张的全民抗疫的大环境中,积极主动关注北京疫情动态,关注学校和北京各个区域管控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受到疫情影响的老师的相关工作,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实时了解和关心中心教师的生活情况,积极做好沟通工作。五一过后,张老师所在北太平庄部分区域被划为管控区,区域内居民的工作生活一下被封闭在各个居住小区内,每天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张老师也开始进行居家办公和远程教学,虽然足不出户,但是所有工作还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进,由于大家都是远程,工作量和沟通量也显著增加。即使在这种情况,张老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不忘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以配合社区更好的开展核酸检测和生活保障工作,让“大白”的背后,又多了一笔北邮的标志。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待疫情过后,抗疫精神一定历久弥新,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也会内化为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