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校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与2022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进入首批和第二批“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与近200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国际电信联盟等行业特色型国际组织建立了深度合作。积极主办高层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搭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2011年,学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目前已形成“三国四地”办学格局,并被评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2017年,库克群岛孔子课堂荣获 “先进孔子课堂”称号。2020年,学校成立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孔子学院。2022年,学校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在海南联合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复。
02
学院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前身为语言学院和文法经济学院,是一个以语言学和法学为基础,以北邮网络信息学科优势为依托,强调文理交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院。学院旨在培养担当“网络强国”“文化强国”“依法治国”历史重任的创新创业人才,贯彻人文感、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人文与数字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人文学院现下设外语系、法律系、中文系(筹)3个教学单位及作为人才支撑平台的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外语系分为外语教育与智能科技教研中心、外国文学与文化教研中心、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数据科学教研中心、现代翻译教研中心、外国语言文化教研中心等5个教研机构,中文系(筹)分为国际汉语培训中心和预科教育中心2个教研机构。
学院有教职员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人,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学院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及多项省部级奖励。
学院目前有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英语、日语、法学、汉语言;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硕士、法学、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近年来学院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学比赛奖项20余项;承担教改立项近50项。共承担近500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近70项。近3年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50余部。
03
学科介绍
学科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留学生中文教学始于1986年,到目前为止累计培养了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留学生。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本科2017年开始招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本年度首次招生。
本授权点现有硕士生导师9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学府,教学经验丰富。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本授权点硕士生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1部,获得教学科研奖励13项。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要求,可胜任多平台汉语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扎实的汉语知识功底、良好的外语能力、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之外,还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在各种平台进行汉语教学和智能化文化传播,既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机构从事汉语教学,也能在政府部门、文化产业公司或企业等机构从事与汉语或中国文化相关的其他工作。
培养方向
1.汉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应用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在实践环节突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以满足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实用技能,侧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着力打造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适应线上、线下多平台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中华文化智能传播方向
本方向借鉴已有中华文化传播模式,依托我校雄厚的信息技术专业优势以及在虚拟仿真、教育技术学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借助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着力培养具有丰富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能、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中华文化传播的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本授权点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两所孔子学院、三个孔子课堂、南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人文学院国际汉语培训中心及汉语言教研中心等,充分借助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在第二语言教学的数字化、中华文化传播的智能化技能方面积极探索。
学制学费
学制3年,学费15000元/年。
04
导师队伍
孙雁雁,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人文学院分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信息化与智能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专家评委、“北京市汉语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2015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0年、2012年连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举办的第二、三届创新论文一等奖;近五年连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12)、二等奖(3/8),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6)、北京邮电大学首届“卓越导学示范团队”。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话语分析、汉英语言文化对比。
邮箱:yanyan2009@bupt.edu.cn
刘成群,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参编教材50余万字,获得北京邮电大学首届移动奖教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著有《元代徽州理学家群体与新安理学的传承发展》(中华书局2015年版)、《清华简与古史甄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词说文学史》(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影响的张力:域外学术思想探赜》(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及散文集《时光的踪迹》(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倔强的风土》(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版);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来源版期刊29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古文字识别。
邮箱:lcq@bupt.edu.cn
程立,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在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教学经历(北京师范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著有《英汉文化比较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学生专业英语阅读策略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近5年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5项,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20余篇,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获2017年“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21年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导学示范团队”。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邮箱:licheng@bupt.edu.cn
李千驹,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国际汉语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中文信息处理方向博士毕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访问学者。二十年来一直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将中文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应用到汉语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主持并参与北京邮电大学青年创新计划专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横向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及教辅书籍9部,其中2部为副主编,个人承担共计40余万字。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4篇。两次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7;6/6)。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新媒体语言研究、中文信息处理。
邮箱:juju1209@bupt.edu.cn
熊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言文化教研中心主任。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语言学博士。一直以来从事日汉语言对比研究和日中两国的语言政策研究。近年来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1项、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青年科研创新计划专项3项。曾参与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学术研究振兴项目和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日本出版专著1部。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汉日对比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
邮箱:xiongying@bupt.edu.cn
刘旭,博士后,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后。出版专著1本,在C刊、核心期刊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等相关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教育部语合中心重大委托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二语习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邮箱:liuxu2021@bupt.edu.cn
宋擎擎,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一直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出版专著3部,发表期刊文章4篇。主持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北京邮电大学青年创新计划专项,参与国家社科、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4项。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国际推广和传播
邮箱:songqingqing@bupt.edu.cn
田婷,博士后,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学方向博士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及互动语言学。在学科核心及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校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现代汉语语法和互动语言学
邮箱:tingt@bupt.edu.cn
郝静芳,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一直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讲授留学生语法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报刊课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发表相关期刊文章11篇。主持北京邮电大学青年创新计划专项2项,参与国家社科、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2项。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词汇学
邮箱:hjf2015@bupt.edu.cn
05
奖助体系
为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待遇,激励优秀学生科研创新,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助学金。2022年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见下表(仅供参考):
06
报考条件
(一)报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报到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北京邮电大学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具体参见《2023年同等学力者报考硕士研究生加试科目及报考条件》),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复试时需以笔试方式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复试时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进修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课程的成绩单,或通过自学修完所报考专业本科段课程的自我介绍;
②两名具有副高职(含)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书各一封。
③相关专业报考的附加条件中的相应材料证明。
4.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复试时须提供培养单位同意报考函。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邮电大学规定的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07
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
1.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考试地点请在下载的准考证中查看。
2.复试安排:请于2023年3月下旬登录人文学院网站查看。
3.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详细信息请见以下两个官方网站
北京邮电大学研招办网站https://yzb.bupt.edu.cn/
人文学院网站https://sh.b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