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由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主办,北京邮电大学英语俱乐部承办的邮苑人文大讲堂第41讲暨“人文与科学专题讲座”第一讲在沙河校区综合实验楼N110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卢志鸿教授主讲,主题是“丰富自我,打好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人文学院副院长孙雁雁教授、英语专业负责人郑春萍教授参加了讲座。
卢志鸿教授从“What is the Chinese story? Can we tell our story well? What is the value of learning English? How can we achieve the goal?”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首先,她从“中国人”“文化”“中国语言”和“大学”这几个关键词切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故事”的内涵。随后,她结合自身丰富的海外访学与学术交流经验,就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最后,她与同学们探讨了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实现英语学习目标。
卢志鸿教授认为,英语学习与“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结合,首先依赖于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夯实英语语言技能,才能向世界介绍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与硬形象。
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被世界理解。讲座过程中,卢志鸿教授娓娓道来,以丰富的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生动活泼的学习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翻译。在她的讲述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准确、恰当的翻译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减少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卢志鸿教授表示,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深入了解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因此,要想用英语在国际舞台上准确地为中国发声,不仅要求同学们掌握英语的语言技能,更需要对自身文化有强烈的认同和深入理解。最后,卢志鸿教授结合我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外语专业教育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向全体同学介绍了专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特色与定位。
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卢志鸿教授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她鼓励同学们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良好的中国形象。最后,孙雁雁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寄语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