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课由人文学院研究生英语课程组承担,是北邮研究生最重要的英语课程之一。本课程基于八年学生需求分析为北邮学生量身定制,形成了“多轨式”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程负责人李平的带领下,春季学期线上教学采用了腾讯会议、雨课堂、云班课等多个平台,旨在为北邮研究生打造学有所获的精品课程。
1.因需设计
本课程基于Hutchinson & Waters的需求分析框架设计了调查问卷,自2014年至今共发放问卷12次,有效填写人数达到1159人。问卷结果表明:研究生英语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选课动机主要是工具型动机,学生期望课程设计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体现知识密集、兼顾专业、循序渐进的特点。
2020年需求分析结果截图:



根据学生的需求分析,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和语言三大社会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课程设计。

二.多轨齐飞
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实际困难:30人以上的大班人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来自理、工、文科各个专业,对英语学术写作能力提高的需求也存在多样化。

对此,课程组负责人李平提出了“MOOC辅助的传统课堂+项目式+工作坊”的“多轨式”教学方案。即在现有课堂上,实现MOOC资源辅助的传统教学、教师引导的学生探究式项目和教师辅助学生改写论文的工作坊三者并行的教学模式,并为其发表起名为“雏鹰组”、“展翅组”和“翱翔组”,让学生自定目标和发展轨道,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多种学习需求。

图2.多轨式教学方案

表1. 多轨式教学模式简表
经过实践,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得出,学生在论文结构、语体风格、摘要内容、剽窃概念、论文常见中式英语错误各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sig.<0 .001,详见表2)。可见整体而言,所有学生(雏鹰组、展翼组和翱翔组)都达到了课程最基础的知识学习的目标。
表2. 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配对样本t检验)



三.“腾云驾雨”
2020年疫情以来,所有学校都转战线上教学,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课题组的各位老师采用了多个教学平台,各显神通。例如,李平老师主要主要使用了三个平台:腾讯会议、云班课和雨课堂。腾讯会议用于直播课程,雨课堂用于课堂互动和课程录制,云班课用于课后的教材阅读、作业提交和管理。
腾讯会议在众多线上教学平台中以简单好用、质量稳定著称。要求学生在电脑上使用腾讯会议看课件,第一是为了稳定,作为雨课堂直播的备案;第二是为方便学生做视听练习,学生可以一边看腾讯会议上的视频,一边做手机上雨课堂的题目;第三是便于督导老师和旁听生进入课堂。
自疫情开始以来雨课堂有了很大发展,解决了直播卡顿等问题之后,以其强大的师生互动、录课回放、在线监考等功能,备受教师青睐。本课程使用雨课堂主要是为便于学生随时参与互动,即时掌握学生习题作答情况,并在期末用于记录考勤及课堂表现分数。从学生角度来看,课程直播后自动录制的视频便于其回看复习,在手机端的操作也很方便和简单。

图3.雨课堂学生用弹幕积极参与互动

图4. 雨课堂学生答题结果呈现
云班课是一款移动教学智能服务软件,可以实现轻直播、签到、作业收发、教材阅读数据跟踪、师生评价等功能。配合本课程的云教材《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可在手机、ipad、电脑端阅读),可以监控学生教材阅读情况、习题和测评作答情况等。

图5. 云班课

图6. 云班课上学生阅读教材情况记录
(附:云班课简介及使用手册:http://help.mosoteach.cn/444440)
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优势,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



附:
课程简介
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课程面向北邮硕、博士研究生,讲解英语学术写作的基本概念、结构要素、语言特征、写作原则、词汇语法、常见错误等,辅导学生进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操练。力求让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的基本结构、 语言特征、常用词汇和写作方法, 提升学生英语学术写作的能力。
目前,北邮的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由人文学院研究生英语课程组承担,课程负责人为李平。

图7. 研究生英语课程组

图8. 课程负责人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