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类优质示范课程线下集中展评活动在京举办。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张钫炜教授领衔的《中国概况》课程团队表现出色,排名第一获评“优质示范课程”和“优质课件奖”。


张钫炜,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长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话语分析和信息科技翻译,讲授《英语品中国:文化对话科技》、《中国概况》、未来学院《全球胜任力英语》等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昌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项。牵头制作慕课《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上线学堂在线国际版和印尼网络教育平台,向世界讲述中国科技创新成就。

此次获奖的《中国概况》课程,历经十年的精心打磨,形成了稳定的教学模式和鲜明的课程特色。张钫炜教授课程团队凝练形成LEGO的教学理念,打造了4P的教学模式,突出文化科技的链接互鉴,展示真实的中国,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旨在为信息科技特色院校的留学生,特别是通信领域硕博士生,提供以“世情、国情、校情”为透镜,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国情基础课程。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的国际视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国际友好交流中,注重全方位培养国际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在教学设计方面,课程内容聚焦多维度、全景式的中国科技文化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中国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创设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交流碰撞的舞台,使学生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人文内涵。自2015年以来,该课程已培养了来自49个国家的266名留学生。课程组连续多年建设慕课《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并首批上线学堂在线国际版,为来自23个国家的24000余名学习者提供了关于中国文化科技的全景知识窗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留学生极大地提升了对中国文化科技的兴趣,以及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和职业素养层面的竞争优势。




此次成果是对人文学院在英语类课程建设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人文学院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提升教学水平。未来,学院会聚焦培养兼具深厚人文素养与广阔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