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动态

人文学院举办全国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2021年会 暨国际传播背景下邮电类高校外语学科及专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云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21-10-11    浏览次数:

2021年10月9日,人文学院于线上举办了全国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2021年会暨国际传播背景下邮电类高校外语学科及专业创新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全国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现代翻译教研中心、外语教育与智能科技教研中心承办。论坛邀请了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黄友义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姜亚军教授、汪顺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袁周敏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卢志鸿教授为师生做主旨报告。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单位领导、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肖倪、院长武穆清,副院长谢永江、陈真真、孙雁雁,学术委员会主任卢志鸿教授与外语系师生及外校师生出席了研讨会。本次论坛由陈真真副院长主持,专家主旨发言由袁小陆教授、王玉恬教授、汪顺玉教授、袁周敏教授、徐丽华教授、刘世英教授、闰桂娥教授主持。

孙洪祥副校长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孙副校长对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了欢迎,介绍了我校在教学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对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了肯定,并预祝此次年会圆满成功。随后,几位专家在线为师生们做了精彩的分享和报告。

上午场,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做题为《面向国家开放战略,加快推进语言服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海南自贸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开放战略为指引,提出国际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重点和思路,回答了为何要发展语言服务学科、语言服务学科如何发展、语言服务人才如何培养三个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姜亚军教授带来了《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指出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进而以落实《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为出发点,探讨了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就《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特色建设》发表演讲,提出外语学科的发展方向应依托于母体学校行业特色,突出农林、师范、通信工程等学科专业特色,但同时应以语言技能为本。报告指出国家支持有特色高水平高校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行业高校应大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下午场,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黄友义教授做主题为《提高翻硕质量,培养时代实用人才——关于翻译专业的一些思考》的报告,从翻译专业教育改革、水平评估、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介绍了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政策、现状、经验与教训,强调了翻译专业型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的区别,呼吁翻译硕士培训中加强基地实习,通过思政教育提高译员的国家立场意识。随后,西安外国语大学汪顺玉教授带来《基于技术语言标准的高校网页英语文本特征研究》为主题的报告,从技术传播视角,以欧盟和美国的技术语言标准为参考,使用文本量化分析法,从英文网页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等5 个维度,分析了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南京邮电大学袁周敏教授就《国家语言能力视角下的政务语言能力及其形成》为主题发表报告,揭示了语言在政府与公众沟通中的重要性,指出政务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还需要加强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提升特殊人群语言服务能力。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卢志鸿教授做出《与时俱进,夯实内涵——以视听说一流课程建设为例》为题的报告,以《情景英语视听说》20年建设理念和实践为例,汇报与时俱进、内涵式发展的一流课程建设情况,并结合实例分享该课程的申报材料,为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促进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报告结束后,下一届主办方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学与国际交流部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秀敏进行了致辞。最后,人文学院院长武穆清进行总结发言,武院长表示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详实、高屋建瓴、充满真知灼见,同时充分结合邮电高校外语学科的特色,指明了发展道路和方向。研讨会圆满结束。

全国邮电高等院校外语教学联盟成立于2018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四次年会活动,为各联盟院校提供了互相借鉴、共商共建的良好平台。人文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我院“新文科”建设,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外语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