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动态

2021年人文学院线上教学分享系列十一 ​田华:大学英语课程线上教学小结——基于腾讯会议和课堂派平台

发布日期:2021-03-17    浏览次数:

一、线上开课前:了解学生线上学习行为特点

直播课前利用班级QQ群发放准备清单(如下图1)并召集本学期所教的11个班级300多位同学腾讯会议在线进行功能测试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线上课程的准备情况和他们对线上直播课程的态度。100%的学生都已拥有一种或者两种终端设备上直播课,91%的学生都使用过直播平台腾讯会议(如下图2),95%的同学使用过辅助平台课堂派(如下图3)。与开麦语音互动相比,数字原住民们更倾向于文字互动交流(如下图4)。问卷调查最后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他们对直播课程的期待,其中互动成为焦点(如下图5,图中只截取了一部分同学的文本)。了解学生们这几点线上学习行为特点之后,我开始紧锣密鼓准备直播课程。


二、线上课程:聚焦互动反馈

直播课上充分利用腾讯会议功能,实现线下课堂互动任务的多种在线化改造,同时挖掘新形式的线上互动,实时反馈,监控学生学习效果。

1. 腾讯会议的新功能“投票”可以实现线下课堂的签到(点名)互动环节,投票选项既可以模仿郑春萍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设计,也可以尝试询问:你完成预习小任务了吗?(如图6)或者可以选择时事相关的表达让大家选择合适的翻译,这样既可以让习惯早来教室的同学有事做而不只是一味的刷手机度过,又可以在课前简单了解学生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较轻的提问也可以通过“投票”功能来实现(如图7)。在创建投票时教师可以选择非匿名,实时了解同学们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2. 腾讯会议的“文档”可以实现课上答题文本收集。上课前教师需要将事先设计好的腾讯文档导入会议“文档”,并带有学生学号或者姓名,课上把认知负荷稍重的任务,比如,小组Brain Storming,音视频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句子翻译,课文长难句结构分析,开放性问题观点分享等,让学生输入到自己学号对应的一栏,一节课下来可以留存很多学生的学习记录(如图8),便于教师课上实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课后能够评估反思教学效果.

3. 直播课件中嵌入问卷星或者收集表二维码和链接,实现课上学习质量监控。课前基于课文内容设计问卷星小测,比如,词汇小测,听力练习等,直播课上扫码完成,提交试卷,学生端可以立即显示成绩排行榜和题目正确率(如图9和10)实时监控和反馈学习质量,教师挑选正确率低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课后重点关注排行榜末端学生各项学习行为记录;

4. 腾讯会议“屏幕分享”实现小组汇报展示。腾讯会议屏幕分享功能最受语言类课程青睐,可以很有效的解决教师霸麦的问题,给学生机会表达、分享,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参与感更强(如图11-14)。

5. 充分利用“聊天”区进行文字互动,傻瓜式问题或者二选一的问题都可以在聊天区让学生回复网络流行语“666”或者1和2来实现,课上跟进一下学生的在线状态,课后下载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直播课学习状态,及时反馈,反思。

三、辅助平台“课堂派”实现优质教学管理

除了直播平台腾讯会议,辅助平台课堂派帮助教师完成很多课程相关教学管理工作。首先,采用课堂派“分组”功能实现学生自由选组、换组,给小组起个性化名称,导出小组成员信息等功能(如图15),为教师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用于教学设计。 课堂派“话题”模块是学生互动交流,同伴互评和讨论的阵地(如图16)。课堂派“作业”模块布置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作业批阅界面友好,提交统计情况一目了然(如图17),学生端可以随时查看教师评语。

四、第一次直播课后学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