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一、研究所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7月,挂靠人文学院,以日语专业为依托,主要研究领域为日语语言教学、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社会文化,尤其以研究日本企业文化和中日企业文化对比为特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过两次大型国际会议,多次小型学术研讨会,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所人员构成为日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在读研究生,以及本校其他科室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的教职员工。
二、研究方向
研究所成员的研究专长集中在日本语学、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等三大方向。
日本语学研究:日语外来语研究,中日日中翻译研究,日语词汇・语义语法体系研究,日语语用学研究,日语网络用语研究,日语发展史研究等。
日本文化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研究,中日企业文化对比研究,日本近世思想史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中日网络文化对比研究等。
日本文学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研究,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三、科研成果
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有专著、译著、科研论文等形式。
专著代表性成果: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 年份 |
书号 |
内容简介 |
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2018) |
李旖旎 (合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9.03 |
978-7509-7966-5-8 |
在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中负责日本部分,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效果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
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侦探小说性格 |
王雪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15.12 |
978-7513-0385-6-0 |
对谷崎润一郎的三个侦探小说集进行梳理分析并得出结论,是分析谷崎文学独特美学世界形成的新视角。 |
日语身体词汇语义扩展机制的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新经验主义语义学”理论 |
李旖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08 |
978-7532-7691-7-9 |
从认知语言学的新经验主义语义学角度出发,对日语身体词汇的语义扩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日本能乐 |
左汉卿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11.02 |
978-5135-0629-8 |
外研社出版的“日本文化艺术丛书”之“日本能乐”,对古典戏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 |
鍵がドアをあけた-日本語の無生物主語他動詞文へのアプローチ |
熊莺 |
日本・笠間書院 |
2009.08 |
978-4-305-70486-3 |
从生命度等级序列和及物性的角度探讨日语无生命词作他动词句主语的现象。 |
译著代表性成果: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时间 |
书号 |
内容简介 |
秘密 |
谷崎润一郎著、王雪译 |
台湾:新雨出版社 |
2020.01 |
978-986-227-274-9 |
选译自1929年新潮社出版的《润一郎犯罪小说集》及《日本侦探小说全集》。 |
安息日 |
赤川次郎著、左汉卿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06 |
987-7-02-014832-5 |
日本推理小说家赤川次郎的“三色猫探案”系列首作发表于1978年,迄今为止超过四十年。小说家以写作向爱猫报恩,再次收获喵咪馈赠的百倍恩情。本系列有单独长篇也有经典短篇集。每个故事均情节离奇结局温暖。 |
游泳俱乐部 |
赤川次郎著、左汉卿/洪娟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06 |
987-7-02-014820-2 |
|
离家出走 |
赤川次郎著、姜瑛/左汉卿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06 |
987-7-02-014817-2 |
|
首席女高音 |
赤川次郎著、姜瑛/左汉卿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06 |
987-7-02-014833-2 |
|
四舍五入 |
赤川次郎著、王珂瑶/左汉卿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06 |
987-7-02-014840-0 |
|
秘密 |
谷崎润一郎著、王雪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02 |
978-7-53-277631-3 |
同2020年台湾新雨出版社版本。 |
西乡钞 |
松本清张著、左汉卿/姜瑛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7.03 |
978-7-02-012172-4 |
译自松本清张名作集。本篇为处女作,获“百万人的小说”奖等大奖。 |
某《小仓日记》传 |
松本清张著、左汉卿/王颖等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7.03 |
978-7-02-012287-5 |
译自松本清张短篇小说名作集(12篇)。本篇获第28届芥川奖。 |
《三国》群星卷 |
吉川英治著、李凡荣译 |
东方出版社 |
2015.09 |
978-7-50-608212-9 |
该书是“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相关题材的影视、动漫、游戏等大都源自此书。 |
纳棺夫日记 |
青木卫门著、左汉卿译 |
南海出版公司 |
2010.12 |
978-7-5442-4906-5 |
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原著。 |
教材代表性成果:
名称 |
主编/排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书号 |
内容简介 |
现代日语语法 |
熊莺/1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0.11 |
9787-5628-62994 |
适合日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使用的现代日语语法书。既可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系统学习语法的教材,还可以为自学者提供参考。 |
日语假名学习记忆卡 |
李旖旎/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9 |
9787-5327-79291 |
用于日语专业、二外日语和公外日语发音阶段的教学,面授和翻转结合,线上和线下一体,有效地缩短了学习周期,提高了学习效果。 |
四、对外交流
研究所成立以来,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自己也成功举办过大型国际论坛。
第一次中日企业文化论坛简介
地点: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大厦
日期:2011年4月23日
规模:40人(日方15人,中方25人)
议题:为推动中日企业文化交流,为中日企业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使中日企业在相互了解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相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大会主席:李欲晓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左汉卿
基调演讲:
日方:日本富士通有限公司前CTO藤崎道雄先生,演讲题目“富士通在中国的企业文化活动与文化交流——一富士通杯世界围棋大赛围棋选手的贡献为中心”
中方:北京大学刘金才教授 演讲题目:“中日商人伦理与企业文化”
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
1.开创了一种新的“产学结合”模式。一直以来,企业与学校的结合点都是技术研发和资金经费的结合,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思想理念方面的产学结合模式,让学校的理论平台为新时代的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种可能。
2.提供了一种经验。由于是国内第一次举办这样性质的研讨会,很受关注。天津日本研究所的负责人专程派人来我校取经,寻找研究所与日本企业合作的契合点和可能性;参与本次大会主持工作的日本学研究中心的郭连友教授会后找到本研究所请教如何与日本企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的经验,最终策划成了一系列“企业进校园”的讲座活动。
3.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参与策划本次研讨会的成员,以学生为主。学生们承担了初期的经费策划、公关策划、外联策划等等,全方位地全程参与。后期的论文收集工作和中日文对译工作,也是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第二次中日企业文化论坛
地点: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大厦
日期:2016年10月22日
规模:45人(国内代表:34人;国外代表:11 人)
议题:第二届中日企业文化论坛—公共哲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
大会主席:张丽颖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左汉卿
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
1.企业文化理念的锤炼。中国联通智网科技、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为代表的我国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的领导者思考、实践所得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就公共哲学视角下自己对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畅所欲言,特别是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海纳百川 传承创新—车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指出了新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创新,又要重视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的基因,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互联网意识形态,打造符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2.产学结合模式的尝试。摸索一种打破传统的产学合作的模式,搭建一种学校提供文化交流平台,让企业人士在思想以上互通有无,互相借鉴,促进了企业彼此的人文文化建设。
3.主办方的收获。日本企业软银公司的代表二宫畅昭先生明确提出,在软银北京公司为我校日语学生设立就职面试机会,不用经过海投简历等程序,其他企业也纷纷提出了优先吸纳北邮优秀毕业生的意向。
五、人员构成:
所长:左汉卿
副所长:李凡荣
秘书:于奎战
核心成员:温丽军 熊莺 李旖旎 王雪 姜瑛 史瑞雪 李登贵
特别顾问:高津昌广 二宫畅昭
顾问:刘金才 郭连友 张丽颖